繁体| 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安岳法院立足“守护、传承、创新”一体推进石刻司法保护

  • 发布时间:2025-09-29
  • 来源:安岳县网管中心
  • 【字体:

  近年来,安岳法院积极构建“预防优先、协同共治、活化利用”的石刻司法保护体系,不断提升石刻司法保护专业化水平,以司法力量推进历史文脉“动态传承”“沉浸利用”。

  一是健全司法机制,以守护之行擦亮安岳石刻名片。构建“安岳-大足石刻”司法保护共同体,以跨域协同为关键主线,与重庆市大足法院签订司法协作协议,共同打造“资大文旅5G车载巡回法庭”,在资阳、大足石刻景区巡回审理或调解涉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旅游消费等案件30余件。拓展“党建+司法服务”保护路径,以“资足红纽带·无讼新‘枫’景”党建项目为引领,开展环境保护专题普法、实地巡护志愿服务7次,实现党建与司法深融互促,倾力守护石刻历史风貌和生态价值。强化与安岳石窟研究院对接联络,邀请石窟研究专家座谈、代表委员专题调研、乡镇干部建言献策,收集石刻司法保护意见建议10余条,并转化为具体举措。

  二是推广法治品牌,以传承之力延续石刻历史文脉。探索司法与文旅融合实践,完善文物保护标识及标牌设置,在圆觉洞、卧佛院、紫竹观音景区增设文旅融合流动诉讼服务点,于重要时间点和节假日集中开展现场立案、证据提交、普法说理等服务,为景区游客、周边商家提供高效便捷司法体验,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持续推广“川渝法治坝坝宴”“青柠花开”“与法同行”等法治品牌,深入学校、社区、乡村等地开展石刻文物保护普法宣传活动,通过院坝普法、法治讲堂、法治夜校等形式,为不同受众提供“订单+定做”式普法,同时结合典型案例,推动文物保护法走进大众视野,有效增强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三是汲取石刻文化,以创新之姿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深挖川渝石窟寺“无讼”文化富矿,从石窟造像“慈善孝义廉”理念中汲取治理智慧,与“无讼”法治理念相结合,形成了“与柠同行调解法”“四心调解法”,并引入司法实践和基层治理,成功调解纠纷210余件。与资阳中院、大足法院共建“资足无讼·跨域协作示范区”,以10个毗邻乡镇为核心区域,形成“乡镇党委领导+边界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点+多元解纷力量”的联动治理格局,同时建立“一街镇一法官”工作室、孔雀村无讼示范点,联合制发《资足无讼·解纷操作指南》,将无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文化、家风家教、文明乡风等多元文化融会贯通,一体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安岳县人民法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