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片:安岳天然气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总投资14.57亿元,启动实施4个子项目,根据建设进度适时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加油加气站、保租房等12个项目。
项目进展:项目原计划10月开工建设,已于8月31日提前开工建设。目前,施工打围与入场道路场平工作正在同步推进,力争年内完成场地平整与桩基工程。
“从这边的山头,到那边的山头,都要全部推平。”10月23日,在安岳天然气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安岳中安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周刚用手在空中划出一道圆弧,向记者勾勒出园区的整体规划范围。
在这片占地3800余亩的土地范围内,四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同步布局,包括:给水厂及配套设施、污水处理厂与再生水厂、园区基础路网工程,以及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作为所有工程建设的共同前提——场地平整与桩基工程已陆续铺开,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
园区虽刚动工,但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招商引资目标。“预计将引进15家天然气产业企业,未来可实现税收10亿元以上、产值突破150亿元。”安岳县经济科技信息化局总经济师李静站在山坡上,畅想着这里未来集群成链的产业蓝图。
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是安岳县工业“3+1”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当地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园区之一,安岳天然气产业园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序推进。

项目施工现场 李菲菲 摄
保障“挖—运”不断档
成立专班清障碍提效率
施工现场,脚下新推的黄土有些潮湿,不远处,渣土车与挖掘机组队,正围着一处山包作业。像这样需要被移平的山头,放眼望去起码还有四五处。
“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三通一平’中的通路和场平工作,”周刚说,项目自开工以来,因9月的降雨耽误了不少进度,要想在剩下的两个多月完成场地平整与桩基工程,工期任务较为紧张。
如何撵进度?
土方作业的效率关键,在于挖掘与运输能力的精准匹配。项目负责人周刚说:“仅靠挖掘机,两个月内削平山包并非难事,真正的瓶颈在于土石方能否被及时运走。”
他进一步解释,在理想情况下,一台挖掘机需配三台渣土车,以形成“挖—运”无缝衔接的循环。但由于本项目土石方需运往较远的消纳点,运输周期长,返场慢,导致挖掘机经常不得不“等车来”,无法实现全天满负荷作业。
为提升效率,现场在综合测算运距与运力的基础上,动态调整了设备配置。目前,共投入了20余台挖掘机与80多辆运输车,每天上百人作业,以尽力保障“挖”与“运”之间不断档。
然而,削山平谷远非简单的土方工程。由于项目周边已有油气处理厂,其地下铺设的油气管道、电力管线等设施正处于施工红线范围内,必须迁改。
“这项工作之所以推进顺畅,得益于公司与县级层面分别成立的项目服务专班。”周刚感慨。在项目动工前,县级相关部门已提前介入,牵头与周边企业、管线途经土地的农户沟通协商,并与公司项目专班实时对接。目前,管线迁改与场地平整正同步推进,为后续建设扫清障碍。
站在项目入口处,周刚指向远处一字排开的电线杆说道:“比如这一排,后续都将逐步迁移。”为确保整体进度不受影响,两个专班已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并建立动态跟踪机制。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延误,立即通过工序优化或资源增调抢回时间,全力保障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施工现场 李菲菲 摄
建好“梧桐树”招引“金凤凰”
预计产值突破150亿元
站在尚且成型的工地旁,李静描绘起园区建成后的蓝图。“我们正在做的,不只是把这个区域的基础设施修好即可,更是通过完善水、电、气、路、管廊等关键基础设施,为园区打造一副强健的‘筋骨’。”他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通过这套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将为园区未来延伸天然气产业链、布局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提供坚实支撑。
在招商引资上有哪些考量标准?李静介绍,安岳县天然气储量约8000亿立方米,已是中石油在西南地区常规天然气开发的主阵地,并吸引了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在此背景下,园区招商方向将明确聚焦于天然气副产物综合利用、碳材料等先进材料加工制作等产业方向,希望为成渝地区相关龙头企业提供配套。
“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李静特别强调,在筛选入驻企业时,产业类型和投资规模仅是考量之一,更要综合评估其技术先进性、环保标准的严格性,以及在整个园区产业链中的协同能力。目前,园区招商已实现良好开局,已在天然气精深加工领域锁定3个主业项目,总投资额约30亿元。
为了让企业“引来、留住、发展好”,安岳县正同步构建专项政策支持体系。例如在安居保障方面,计划首批提供约500套人才公寓,解决企业核心人员的居住问题。
“通过系统推进,我们力争在园区全面建成后,实现带动就业超过2000人、年税收突破10亿元、年产值迈向150亿元的目标。”李静总结道。
李菲菲 川观新闻记者 行晓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